翻译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秉承广州华商学院“应用型、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采用“厚基础、精通识、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院积淀厚重的商科教育基础,着力培养懂英语、会翻译、能商务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目前翻译专业建设符合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育人,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口笔译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不同文化差异,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口笔译工作或其它跨文化交际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外宣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学制学分
翻译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7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应修满的最低学分为166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39学分、通识选修10学分,学科基础课37学分,专业必修课47学分、专业选修课18学分;实践教学15学分。所有修读课程均须通过考核,考核及格以上者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四、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我校规定的学分,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广州华商学院毕业证书,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翻译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低学年设置英语基础课程和中文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双语基本功,高学年采用“翻译+商务”技能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核心课程
1.翻译专业技能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高级汉语写作。
2.翻译专业知识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英美文学史、中西比较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翻译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笔译、科技翻译、交替口译、专题口译、联络口译、二外。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实训课程模块、专业实习模块、毕业实习模块、毕业论文模块。
六、师资队伍
目前,翻译专业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2人,讲师8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1人。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分配合理,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确保专业授课质量。
七、教学条件
翻译专业教学条件充分,教学实验的设备数量(千元以上)达687(台/件),总价值约313.02万元,生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为1772.48元。目前,翻译专业拥有语音室7间、数字语音室2间、口语实验室5间、商务谈判实验室1间、同声传译实验室2间等教学场所。为开展听力、口语和翻译等教学活动提供充分保障。此外,翻译系还建设了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